历史选择了胡亥

2022-09-24 02:03:02

香港服务器 https://www.changxingyun.com

历史发展究竟有没有必然,实在有些说不清。大秦没有统一时,继承问题好像不太严重,总是要选贤任能,不能让笨蛋担大任,否则也不会得统一。

一、秦始皇并没选胡亥

按照秦始皇的意思,秦二世应该是扶苏。

在他最后一次出行时,途中生病,病得很重,但他忌讳“死”,也就没人敢提及,身后的事怎么办。

他自有安排。

到达平原津时病更重了,写一封信,盖上御印给公子扶苏说:“回咸阳来参加丧事,在咸阳安葬。”

信封好了,存放在中东府令赵高兼掌印玺事务的办公处,没有交给使者。

在七月丙寅日,始皇在沙丘平台逝世。

这时主持工作的是丞相李斯,李斯自作主张。他认为皇帝逝世在外,担心皇子们和各地乘机生事,于是秘不发丧,假装始皇帝仍主持工作。

二、赵高选择了胡亥

知道帝国核心机密的,只有胡亥、赵高和五六个受宠幸的宦官。赵高曾教过胡亥,二人关系不错。

这时候,策划权就到了赵高手里。

赵高与公子胡亥、丞相李斯秘密商量,拆开始皇赐给公子扶苏的那封已封好的信。谎称李斯在沙丘接受了始皇遗诏,立皇子胡亥为太子。又写了一封信给公子扶苏、蒙恬,列举他们的罪状,赐命他们自杀。

三、胡亥自己的选择

赵高扣留始皇生前的诏书,找到了胡亥说:“皇帝去世了,没有诏书封诸子为王而只赐给长子扶苏一封诏书。长子到后,就登位作皇帝,而你却连尺寸的封地也没有,这怎么办?”

胡亥说:“本来就是这样。我听说过,圣明的君主最了解臣子,圣明的父亲最了解儿子。父亲临终既未下命令分封诸子,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?”

赵高说:“并非如此。当今天下的大权,无论谁的生死存亡,都在你、我和李斯手里掌握着啊!希望你好好考虑考虑。更何况驾驭群臣和向人称臣,统治别人和被人统治,难道可以同日而语吗!”

胡亥说:“废除兄长而立弟弟,这是不义;不服从父亲的诏命而惧怕死亡,这是不孝;自己才能浅薄,依靠别人的帮助而勉强登,这是无能:这三件事都是大逆不道的,天下人也不服从,我自身遭受祸殃,国家还会灭亡。”

赵高说:“我听说过商汤、周武杀死他们的君主,天下人都称赞他们行为符合道义,不能算是不忠。卫君杀死他的父亲,而卫国人民称颂他的功德,孔子记载了这件事,不能算是不孝。更何况办大事不能拘于小节,行大德也用不着再三谦让,乡间的习俗各有所宜,百官的工作方式也各不一样。所以顾忌小事而忘了大事,日后必生祸害;关键时刻犹豫不决,将来一定要后悔。果断而大胆地去做,连鬼神都要回避,将来一定会成功。希望你按我说的去做。”

胡亥长叹一声说道:“现在皇帝去世还未发丧,丧礼也未结束,怎么好用这件事来求丞相呢?”

赵高说:“时光啊时光,短暂得来不及谋划!我就像携带干粮赶着快马赶路一样,唯恐耽误了时机!”

从对话可见,还没接班时,胡亥自己不糊涂,但是,因为赵高该灌了迷魂汤,胡亥也就向前一步了。

一不做二不休。想休他也休不了,后面就被操纵了。回到咸阳,宣布诏书,胡亥继承皇位,就是二世皇帝。

四、胡亥把自己玩死了

把始皇安葬在郦山时。二世说:“先帝后宫妃嫔没有子女的,放她们出去不合适。”就命令这些人全部殉葬,殉葬的人很多。

下葬完毕,有人说是工匠制造了机械,墓中所藏宝物他们都知道,宝物多而贵重,这就难免会泄露出去。于是又把工匠们全部被封闭在里边。

二世皇帝元年(前209),二世二十一岁,赵高担任郎中令,执掌朝廷大权。

二世跟赵高商议:“我年纪轻,刚登位,百姓还不顺从。先帝巡视各郡县,以显示他的强有力,威势震服海内。现在我安然住在皇宫不出巡游,就让人看着我无能,没有办法统治天下。”

春天,二世东行巡视郡县,李斯跟随着。到达碣石山,沿海南行到达会稽,接着到了辽东,然后返回。

暗中与赵高谋划:“大臣不服,官吏有力,皇子必然争权,怎么办?”

赵高说:“借着出巡,查办郡县守尉,有罪的杀掉,杀人立威”。

二世就诛杀大臣和皇子,制造罪名连带治罪。六个皇子被杀死在杜县。有皇子被囚禁后表示向无过失,心中不服,使者却说他们只奉命行事。于是被囚禁的几位也拔剑自杀了。

这一下效果明显。皇族恐慌。有进谏的大臣们被认为诽谤,大家就都学乖了,百姓震惊恐惧。

四月,二世返回到咸阳,继续修建阿房宫。对外安抚四夷。遵循始皇遗策,征召了五万强兵守卫咸阳。下令教习射箭,饲养狗马禽兽,施法更加严酷。

七月,戌卒陈胜楚地造反。崤山函谷关以东纷纷响应,向西进攻,都以伐秦为名,人数多得数不清。

负责通报的谒者出使回来,把造反情况报告。二世很生气,把谒者交去治罪。后边的使者再回就报告盗匪作乱,全部被抓,不用担心。二世很高兴。

二世二年(前208)冬天,陈胜的周章等向西到达戏水,兵力有几十万。二世大为吃惊,跟群臣商议对策。少府章邯说,盗匪势众,征兵不及。不如用郦山徒役。于是大赦天下,派章邯为将,打败周章。又派长史司马欣、董翳帮助章邯,杀死陈胜,打败项梁,杀死魏咎。楚地义军名将接连被杀,章邯北渡黄河,包围钜鹿攻打赵歇等。

贴心的赵高又有高见,劝说二世:“陛下正年轻,跟公卿在朝廷议决大事。若有不当,让群臣看出弱点。不如深居简出”

二世便居住深宫,凡事只跟赵高议决。和公卿很少见面。起义的却更多,关中征兵不止。

右丞相冯去疾、左丞相李斯、将军冯劫进谏说:“盗贼纷起,诛讨难平。概因戌边、运输、劳作太过劳苦,赋税太重。请停修阿房宫,减少边兵、徭役。”

二世发表一通高论,不仅不听,反把冯去疾、李斯、冯劫下狱追究罪过。冯去疾、冯劫自杀。李斯被囚。

二世三年(前207),章邯率兵包围巨鹿,项羽援救巨鹿。

冬天,赵高担任丞相,终于判决杀了李斯。

夏天,章邯多次败退,二世派人谴责,章邯害怕,派长史司马欣回京汇报,请求指示。

赵高既不接见,也不信任。司马欣害怕逃离,赵高派人没有追上。

司马欣见到章邯说:赵高掌权,将军您有功是被杀,无功也是被杀。趁着项羽猛攻,章邯率兵投降。

八月己亥日,赵高想要谋反,恐怕群臣不听,设计试验,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,说:“这是一匹马。”二世笑着说:“丞相错了,把鹿说成是马。”问左右大臣,左右大臣有的沉默,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,有的说是鹿,赵高暗中借法律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。以后,大臣们都畏惧赵高。

赵高曾多次说关东的盗贼成不了气侯。后来诸侯军西进。沛公屠灭武关,派人跟赵高秘密接触。赵高害怕二世发怒,谎称有病不见皇上。二世派人谴责,赵高恐惧不安,跟他的女婿咸阳县令阎乐、他的弟弟赵成商量另立天子,改立公子婴。

于是让郎中令作内应,谎称有大盗,命令阎乐召集官吏发兵追捕,又劫持了阎乐的母亲,安置到赵高府中当人质。

派阎乐带领官兵杀入望夷宫,用箭射中了二世的帷帐。二世很生气,召唤左右的人,左右的人纷纷逃离。

旁边有一个宦官服侍着不敢离开。二世进入内宫,对他说:“您为什么不早告诉我,竟到了现在这种地步!”

宦官说:“为臣不敢说,才得以保住性命,如果早说,我们这班人早就都被您杀了,怎能活到今天?”

阎乐上前历数二世罪状:“你骄横放纵、肆意诛杀,不讲道理,天下的人都背叛了你,怎么办你自己考虑吧!”

二世说:“我可以见丞相吗?”

阎乐说:“不行。”

二世说:“我希望得到一个郡做个王。”

阎乐不答应。

又说:“我希望做个万户侯。”

还是不答应。

二世又说:“我愿意和妻子儿女去做普通百姓,跟诸公子一样。”

阎乐说:“我是奉丞相之命,为天下人来诛杀你,你即使说了再多的话,我也不敢替你回报。”

于是指挥士兵上前。

二世自杀。

五、我看秦二世

秦二世这个人,不能算不学无术。他当初拒绝赵高,也是有理有据,似乎很懂道理。再看他拒绝李斯、冯劫、冯去疾的说法,似乎也读过一些书。引用韩非的理论,说起来头头是道。

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?

首先是残暴不仁。让那么多人为秦始皇殉葬,简直不把人当人。出于担心工匠泄露墓葬的秘密,于是把工匠全部封入墓穴。毫不顾惜他人生命。

不仅不把他人当人,屠刀还伸向自己的兄弟姐妹。把始皇帝的儿女快杀完了。这已经不仅仅是残暴不仁,简直是禽兽不如。

其次是饰非拒谏。坏消息他不听,反对意见他不要,报告坏消息的被砍头,到最后身边只有一个唯唯诺诺的人。古往今来,自恃聪明的人有很多,像他这么出奇的,鲜有其比。假如感谢,必须感谢他创了纪录。

第三是玩人被玩。从一开始他就是木偶,背后是赵高在操纵,赵高为了一己私利,借着他的名义夺权,除掉了可能威胁自己的扶苏、蒙恬;又借着帮他树立威信,让他深居宫中,不见大臣,只与赵高密谋。到后来赵高指鹿为马、驱兵入宫,胡亥真是一个可怜虫。他想请求做个普通百姓都不能够。这句话,真该让那些德不配位的人听听。上去了还能下来吗?不能了!

因为胡亥登基,先是乱朝,再是乱邦,天下纷纷扰扰,戕害的是天下苍生。天下生民,百不余一。秩序失去以后,战争连年,直到刘邦扫平天下。西汉帝国初年,人口损失,经济凋敝,到文帝时,朝廷竟然凑不齐一色御马。

吃瓜的人尽管吃瓜,以为朝廷的事归朝廷,赵高祸害的是大秦。也不想想,二世征兵,找的都是谁的家人;二世征粮,抢的又是谁家粮垛;兵火连天,辗转沟壑的,又都是谁家丁口。

胡亥难道真的是本名吗?他爸姓赢,他怎么就姓了胡?难道是糊涂的意思么?什么名字不好选,为什么偏偏要叫“亥”。“胡亥”二字放一起,真让人产生联想啊!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关于我们

祁县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体育健康、投资理财、生活百科、综艺娱乐、房产家居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
版权信息

祁县资讯网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,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!